焦点分析丨iPhone 15系列发布,苹果终于正视起与安卓的差距

2023-09-14 17:50:05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苹果的iPhone15和华为的Mate 60还没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渠道和产品的仗还没真正打响,舆论战的硝烟味已经相当浓烈。

9月12日,苹果发布会的前一天,华为专门选择在这一天召开汽车的发布会,尽管发布会上没有释放Mate 60的任何一丝信息,但难掩双方剑拔弩张的气势。到了苹果发布会的当天,9月13日的凌晨,“华为发布会”的 tag反而冲到了热搜第一的位置,完全顶掉了苹果发布会”科技圈春晚”的热度。

此前,苹果吃掉了华为跌倒之后空出来的最大市场份额,而如今,决定重新回归市场的华为手机,来势汹汹想收复这部分实地。华为Mate 60的回归,是苹果2023年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变数。

对市场行情最为敏锐的资本市场,近期也集体投射担忧。

自从Mate60发布之后,苹果的股价便一路波动。从9月1日的189美元一路下滑到发布会后的170美元,市值累计蒸发了17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万亿元——差不多跌掉了半个多茅台。

为了挽救这一切,这次iPhone 15系列也拿出了相比以往更多的诚意——全球首颗3nm制程的A17芯片、Type-C口的使用、卫星通信功能、空间视频拍摄功能、甚至还有极高浓度的低碳色彩等等。

对于现在的苹果来说,iPhone 15系列, 是一场事关中国大市场的关键战役。

诡异的销售策略:顶配版本价格猛涨

这次苹果iPhone 15系列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采用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定价策略:

在iPhone 15、Plus、Pro的128GB基础版本上,价格相比上一代持平。

大内存的版本,价格则有猛烈的抬升态势——256GB版本的四个机型,相比上一代微涨了100元,512GB版本则涨价了300元,而1TB版本甚至有500元的涨幅。

iPhone15全系列价格

而这种定价策略,在中国市场或许未必能得到认可。

2023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大的变化在于,由于 2022年半导体行业产能过剩,内存价格出现闪崩,这也助推了安卓阵营手机厂商在“大内存”这件事情上的猛烈进攻。

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安卓手机已经战略性舍弃128GB版本的手机,甚至大家在突击1TB配置的过程中,还把价格一度下拉到了3千元左右。

在现在这个内存不贵的时代,iPhone 15依旧坚持128GB版本的设置,并且这一版本的起售价是5999元,这些经过了一年用户教育的中国用户还是否愿意为这种定价策略买单,需要打一个问号。

iPhone 15 Pro

当然,从苹果的角度,这种定价策略其实也是一家商业公司的无可厚非。

在2023年iphone的销量下滑、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基础版本(128/256GB)作为iPhone最畅销的基本盘,苹果自然不敢贸然提价来削弱竞争力。

而苹果似乎已经是预判到了涨价策略或许并不一定能得到市场认可,因此主动进行了减产。有媒体指出,供应链信息显示,iPhone 15系列今年减产了600万台,从8300万减少到7700万台。而总量的下滑,利润缺口自然需要这些更高的利润的机型来填平。

但归根结底,价格策略的两极分化,最终要让消费者买单,还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来判断。这次的iPhone 15系列,在产品上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动。

一边补短板,一边埋下创新大杀器

这代iPhone 15系列传递出来的一个明显信号是:苹果已经意识到了过去在手机上备受诟病的短板,并在努力正视、弥补与安卓阵营在硬件层面的差距。

在充电速度、摄像头、传输速度等方面,安卓阵营已经卷过一轮又一轮,而iPhone此前一直是原地踏步,而在这次的iPhone 15系列上,苹果舍得堆料了,但不多。

比如,在影像方面,iPhone15系列的基础版本和Plus版本都用上了4800 万的像素,在最高端的版本,则是终于搭配了潜望式长焦镜头。

不管是潜望式镜头、还是5000 万的像素,在国内手机行业已经不够刺激,这在安卓机型中已经用了至少3年,甚至在便宜的机型上也能看到,但苹果的动作要点在于,首先尽量缩短硬件差距的同时,再辅之以底层芯片和算法能力上的优势,去提升最后的综合效果。

iPhone 15 Pro 摄像头特写

与此同时,苹果过去备受诟病的传输速度和接口问题,此次也得到重视。

这次iPhone 15系列在Pro版本上终于改用USB3,传输速度比以前提升的USB2大幅提升,并且全系的接口从lightning大一统为Type-C口,改善了接口不兼容的问题。

卫星通信也是去年国内手机厂商开始猛推的卖点,这次iPhone 15系列用上了类似的功能,尝试和道路救援厂商合作。遗憾的是,苹果方面并没有明确公布中国的用户能否使用。

这些都是苹果正视"弱点",在硬参数上查漏补缺的信号。不过,iPhone 15系列还是有其他安卓厂商难以磨灭的领先优势,并且也在悄悄埋下几个创新大杀器。

首先当然是其在芯片层上的优势。苹果的A17 Pro芯片就是全球首颗3nm芯片,最大的特点是CPU和GPU的能力都爆表——在单线程运算上已经能够超越高性能桌面级PC,并且能够支持大型游戏的光追技术,游戏渲染能力也是其他厂商的产品难以匹敌的。

A17 Pro芯片

另外一项容易被忽略的创新大杀器是,苹果越来越重视AI底层能力的构建,并且正在思考这些能力,如何落地到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中。

相比于大多数基础大模型厂商,手机厂商更多选择在端侧进行模型计算。在 A17pro芯片和S9芯片上,苹果都专门开辟了一个神经网络引擎区域,大大提升硬件端侧的机器学习模型计算速度。

一些创新的应用场景因此也得以开发。比如,用户可以直接和苹果手表对话,询问自己的健康数据,手表能够真正成为“健康管家”。或者是,在很嘈杂的环境中无法通话时,苹果手机会凸显通话中的人声等等,帮助用户来生成人声等等。

从最优势的底层的芯片出发,苹果下的一盘创新的大棋,是把 AI 和机器学习融入到每一款产品当中,创新使用体验。

另外一项容易被忽略的大杀器是,苹果正在帮助Vision Pro寻找与其他设备交互的可能性,一方面丰富苹果设备之间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他们MR设备的普及“搭桥”。

一项令人兴奋的改进是,此次iPhone15 Pro上便能够使用摄像头直接拍摄空间视频,视频未来能够传到Vision Pro上,互相之间还能分享。

不过,不管是AI还是空间计算的创新布局,目前看来还是早期且隐秘的,短期内还很难成为撬动用户购买的亮点,但长远来看,绝对是苹果最有想象力的创新空间 。

这两大杀器还需要时间发酵,但短期内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在中国即将迎来与华为的一场艰难鏖战。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