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元/斤,大涨100元!玉米的上涨已经有些“变味儿”了

2023-09-18 09:38:08

最近的玉米市场的确是乱套了。

按说往年的这个时候,临近新玉米收获,陈粮市场就已经开始进入动态调整期,准备和新粮接轨了。

但是今年的玉米市场不仅要翘尾,而且还是“大翘”。

就在8月26日,山东玉米市场再出“奇迹”。

虽然玉米的到货车数量连续两日增长,达到了近400辆,而山东玉米的报价也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玉米的再次冲高。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柠檬生化,经过3天连续多次地上涨,涨幅达到了100元/吨,最高报价达到了1.59元/斤,距离1.6元/斤仅有一步之遥。

这对于玉米市场来说,绝对算是大事件了。

涨破1.6元的高光时刻,也只有在去年那个特殊的时期才出现过,而今年没有什么太大的突发事件,行情也依然大涨,令市场大受鼓舞。

虽然说玉米的上涨固然有其客观的因素,但是这么狂涨,恐怕已经要开始“变味儿”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支撑玉米上涨的客观因素都有哪些。

第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缺粮。

八九月份是临近新玉米收获的时候,也是陈玉米供应接近尾声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也正是玉米供应最吃紧的时候。

而今年玉米余粮见底较快,尤其是华北、山东余粮早就见底了,就只能靠着东北来输血续命,但是东北玉米供应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粮源比较集中,运输不畅。

根据粗略的统计,当前玉米的余粮大多集中在黑龙江,其他地区分散且数量不多。而黑龙江地处东北的最北边,运输时效本来就长。再加上近期东北降雨不断,除了受台风影响的两场大暴雨以外,后续陆陆续续地降雨也不少,交通就更受限制了。

所以即便是山东的报价再高,也是有粮难运出。

另一个是东北的惜售情绪也在不断上升。

新玉米产情未定,而且能留到现在的玉米都是优质粮源,再加上近两年东北的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需求也就跟上来了。

企业也都知道,这粮源就像开弓的箭,只要出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惜售锁粮的意愿也比较浓。

这么一来二去的,玉米的供应就总是上不来。

比如,从山东玉米的到货数量就能看出来。

以往别说快涨到1.6元,只要接近1.5元时上量就要破千了,而这回山东玉米持续上涨,近期的到货车数量最多也就是在800。

说明什么呢?

说明真是无粮可运,或者运不出来。

第二个因素是,其他补充也集体缺席。

虽然定向稻谷开拍了,以每周200万吨的数量投放市场,成交率也处于高位,说明市场积极性较高。

但是定向稻谷也有一个问题,也是地处偏远,再加上一系列繁琐的手续,真正流入市场可能也要9月底了。而现在刚8月底,也就是说,最快也还得一个月的时间。

而进口玉米呢,也不给力。

虽然今年换了更便宜的巴西玉米,但是巴西今年农产品大丰收,大豆、玉米、食糖等均天量增产,巴西的仓储又有限,这些都在排队等着出口,运输压力就一下上来了。

所以进口玉米的到港也出现了延迟,根据市场预计,可能也要拖到9月中下旬了。

小麦虽然进入替代,但是近期小麦也是频频上涨,反而也给了玉米支撑。

就这样,玉米也持续上涨了。

为什么说有些“变味儿”了呢?

因为这个时候,虽然玉米供应确实吃紧,但是下游需求并没有出现激增,无论是饲用需求还是深加工,都表现平平。

饲料企业就不用说了,替代较多,而且配方中玉米的占比已经减少,所以并不急于采购。而深加工虽然说是动态补库,但是前期也没闲着,陆陆续续地也收了一些余粮,况且企业也都会备有一定库存的底量,谁也不会真等到就剩最后一把米的时候才会去四处买米。

所以,供虽然紧,但需却不强,而这个时候玉米的持续大涨恐怕就单纯是提价促量了,不排除有烘托市场情绪之嫌。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涨基本已是有价而无量,要么货到落价,要么根本上不来量,所以提价真正促的是什么呢?

只能是情绪。

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市场情绪不断上升,其实对陈玉米影响已经很小了,但却为新玉米的上市营造了一个高涨的氛围。

但是俗话说,风险都是涨出来的,当价格涨至高点的时候,风险也随之而来。一旦行情发生变数,那么下跌可能也是骤然而猛烈的。

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要盲目跟风,还是要把自己从情绪里拽出来,毕竟玉米不是靠情绪涨出来的。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