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通今天发布的新品身上,再次看到XR的未来

2023-10-06 17:50:06

众所周知,在最近这几年里,XR设备的热度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状况。

一方面,“全民VR”的盛况早已退潮,那些廉价的VR盒子更是无人问津。VR、MR设备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的角度来说,都已经回归到了一种更理性的发展道路上。它仍在进步、但已经不那么“大众化”,而是变得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AR概念借着前几年的“宝可梦Go”、谷歌眼镜火了一把后,如今似乎隐隐又有“冒头”的趋势。随着一众AR眼镜近年来的频繁曝光,基于增强现实的未来生活似乎也开始向我们招手。

那么对于整个XR生态来说,它的各种产品形态、技术方向如今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下一步又将走向何方呢?2023年9月28日,随着高通正式发布两款全新的骁龙XR平台,我们似乎得以窥见其中的奥秘。

两款新平台,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和市场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今天发布的这两款新平台在产品定位就很有趣。

首先,是“第二代骁龙XR2”。它名称里的两个“2”,第一个“二”指的是代次,也就是说它是此前的第一代XR2+、第一代XR2的换代产品,第二个“2”指的则是它的定位为高端向、高性能向的设备。

根据高通方面公布的信息显示,第二代骁龙XR2的GPU性能比前代提升了2.5倍,同时能效比则提升了50%,这也使得它可以支持3K*3K分辨率的各种高级3D特效,包括超分、空间扭曲、视觉聚焦渲染等。

与此同时,第二代骁龙XR2还换用了全新架构的AI加速器,使得它的端侧AI性能达到了上代的8倍之多。凭借着新的AI加速器和新增的“硬件视觉分析引擎(Engine for Visual Analytics)”,新平台如今可以实现极低功耗下、极低延迟的六自由度头部追踪,这既缓解了一体式VR、MR头显的电池寿命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在游戏、工业应用中的沉浸感和操控及时性。

除此之外,靠着内置的高性能ISP和VPU单元,第二代骁龙XR2现在可以实现低至12ms延迟的摄像头视频透视功能。这就大幅提升了它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使得未来的MR头显可以更好地兼顾VR和AR这两大工作模式。

其次,高通方面今天还发布了“第一代骁龙AR1”平台。是的,由于此前已经发布了第一代骁龙AR2,所以这款新的AR平台在定位上,反而是与前作同代、但更偏普及化的入门款产品。

第一代骁龙AR1支持1200万像素的照片拍摄、同时支持接近4K分辨率的视频录制,它的ISP具备14bit色深,支持计算HDR、人像模式、自动人脸检测。同时依靠内置的NPU、显示和音频单元,第一代骁龙AR1最多能够带动多达8个降噪麦克风、提供高级的降噪音频体验,并可用于单眼或双眼AR显示设备。

产品解析:VR、MR向上,AR加速普及

很显然,高通今天发布的这两款XR平台,分别针对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产品定位。这实际上也表明了目前的VR/MR设备和AR设备,在产品发展路径、市场方向上的差异。

对于VR、MR头显来说,更高的GPU性能、更高的能效比、硬件加速的6DOF追踪,这些都很明显是为了增强其在大型沉浸式游戏、在工业3D设计和医疗立体显示方面的实用性。同时也使得这类VR、MR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更多地摆脱外置电池盒、甚至摆脱手机、PC等外部算力终端。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虽然“第二代骁龙AR2”的性能、定位确实更高了,但它其实还是旨在促进VR、MR头显的“普及”。只不过这种普及并不见得是价格上的,而是更着重于降低专业用户和玩家的使用门槛,让他们能够更简单地完成自己游戏MR平台、甚至专业MR平台的配置和使用。

换句话说,在高通方面看来,VR、MR设备现在首先需要确保其“本职工作”的体验,在专业人群和专业应用中培育用户粘性,未来才有可能逐步向消费端扩展。

相比之下,AR眼镜在经历了最初的隐私争议后,现在已经重新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兴趣。但由于技术、应用端尚未成熟,所以比起复杂的专业场景,AR眼镜当前的合理使用方式,反而却是作为轻量化的可穿戴拍照和信息提示(以及健康监测)终端,以更低的价格门槛和更轻量的产品体型来“由下至上”征服这个市场。

WiFi7与端侧AI,高通指明了XR的独立方向

虽然前面已经提及,高通此次发布的两款XR平台分别有着截然不同的技术代次和产品定位。但是在它们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共性”。

一方面,无论是此次定位高端的第二代骁龙XR2,还是定位入门级的第一代骁龙AR1,它们都支持了WiFi7连接能力。也就是说,它们都具备高达5.8Gbps的无线连接带宽。

有意思的是,根据高通方面透露的信息显示,如此高的无线连接能力并不一定是为了实现XR设备与后端计算终端(比如手机、PC)之间的分布式计算。虽然它们确实可以这样使用,但在高通看来,XR设备的自主运行才是未来的方向,分布式计算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不利于降低延迟。如此一来,超高带宽的连接能力实际上就更像是为了赋予XR设备足够高的应用下载、上传速度,以及低延迟的在线内容连接体验。

从另一方面来说,无论是第二代骁龙XR2、还是第一代骁龙AR1,它们都具备内置的NPU单元、更强调端侧AI计算能力,这也进一步体现了高通对于XR设备“自主工作能力”的强调。

当然,我们或许也可以认为,在高通的设想当中,XR设备未来将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甚至是笔记本电脑的替代形态,而不仅仅是它们的一种时髦“配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力发展XR设备的本地算力、改进XR设备的联网速度,重视XR设备不依赖于远端服务器的AI计算性能,这些自然也就讲得通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