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规模大降,存续规模被公募基金反超,银行理财何处去?

2023-10-20 03:44:05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近日,《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规模达27.69万亿元,超越银行理财。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尤其部分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主要是上半年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导致。整体上,上半年国内金融市场情绪波动,但呈现趋势回暖态势,综合考虑国内经济持续修复,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投资者信心恢复,理财投资需求持续增强。

下滑42.09%,银行理财募集规模持续下滑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2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

纵向来看,银行理财的募集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21—2023年的历年上半年,理财募集金额分别为62.41万亿元、47.92万亿元和27.75万亿元,呈现逐渐持续大幅下降态势。今年上半年募集金额同比大幅下滑42.09%,远超过存续理财余额的下滑幅度。

从历年全年募集数据来看,同样如此。2022年全年,理财市场募集金额为89.62万亿,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10年新低。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2021年的8年时间里,银行理财募集金额均在110万亿以上,2020—2021年期间均超过120万亿,2022年不到90万亿的理财募集金额较2021年全年几乎缩量33万亿、下降幅度高达27%左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理财募集规模大幅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在净值化运行初期,与债券型基金等稳健资管产品相比,竞争优势有所削弱,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波动有所加剧,部分理财产品出现收益下滑甚至“破净”的情况,导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可度降低,需求减少。

杜阳认为,未来,理财产品募集规模将逐步回暖。一方面,随着理财公司投研能力建设的逐步成熟,叠加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将稳步增加,市场竞争力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随着价值投资观念深入人心,投资者能够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短期波动,将不会出现短期内大额赎回的情况,有利于理财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理财公司批筹进度放缓,中小银行可承接农村居民理财需求

在存续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较年初下降7.09%,同比增加7.9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

其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分别下降至7624亿元、6543亿元。相较而言,目前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存续规模虽然在不断收缩,但仍有万亿规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21755亿元、10039亿元,整体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目前地方性银行的存量理财规模还比较大,而全国性银行的理财规模多已转至理财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31家理财公司已获批筹建,具体包括国有6大行、11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以及5家合资理财公司。

从理财公司获批筹建的时间分布来看,获批筹建多集中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以来理财公司的批筹节奏明显放缓。

杜阳认为,理财公司获批数量减少,不意味着理财公司格局已定,仍存在诸多发展机遇。随着共同富裕的持续推进,下沉市场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同比增长4%,可支配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将使得财富管理业务呈现普惠化、多元化发展特征。中小型城商行大多深耕本地客群,对下沉市场客户结构、客户需求、客户风险水平等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果能够有效抢占市场先机,承接农村居民理财需求,将有利于与大型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打造自身优势。

银行理财未来可发力主题理财,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理财产品结构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23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

从投资性质来看,“求稳”的固收类产品依然是银行理财的主流,且占比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3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4.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5.15%,较去年同期增加1.32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11万亿元,占比为4.38%,较去年同期减少1.5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这从理财产品的投向也可以得到验证。《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6.15万亿元、1.85万亿元、0.90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8.30%、6.68%、3.25%。

从配置债券类别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1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43.86%,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4.21个百分点;持有利率债1.07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3.86%。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市场的特征取决于其资产端的配置,总体看银行理财市场与债市是深度绑定、高度相关的,固收属性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债市如果不好,理财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理财公募化、基金化明显,未来,银行理财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杜阳表示,一是可以通过发力主题理财,提供独特的投资策略、投资标的或者投资方式,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可开发与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主题相关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前沿的投资需求。二是可以结合科技手段,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理财服务。例如,通过线上平台和移动应用,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理财服务,降低客户交易门槛,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银行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建议。三是建设专业的理财团队,包括投研团队、风控团队和销售服务团队等。在进行精细化产品研究和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水平。四是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覆盖能力。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