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相通,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3-10-28 01:50:08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东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热土,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区。

在地理方面,中国与东盟海域相邻。纵观历史,自汉武帝时代起,至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中国商人都留下了探索东南亚海上航线的足迹。这是因为处于同一时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南大门。此外,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还通过泛亚铁路网与中国西南内陆地区相连接。

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华人华侨,其中约78%集中在东盟国家。他们仍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传承自相同的根源,说着同一种语言。世代以来,这些海外华人华侨已经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活,同时还将东西方的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无论是对东盟国家的技术、文化、法律和经济,还是对中国的文化、经济与制度环境,他们都有着深入的了解。相同的传统习俗及语言造就了天然的亲近感,令他们成为中国企业家们“走出去”时最有可能选择、同时也是最为熟悉的合作伙伴。中国企业选择东盟国家拓展海外业务顺理成章。

2023年7月,陈永泉博士(左一)随马来西亚NCIA一行来泉州洽谈经贸交流合作。

在经济结构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产业构成丰富多样,产业规模庞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商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都有可能为东盟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地区带来发展动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贸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促进局部产业转移,扩大东盟产业规模。这其实反映了大规模生产对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而东盟的强劲需求则更加凸显了这一要求。截至2023年7月,中国在东盟累计设立直接投资企业6500多家,双边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

在需求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生产投入。与此同时,东盟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与社会资源,能经济有效地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截至2022年底,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高达9573.4亿美元,与20年前相比增长了12倍。中国连续1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还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能帮助东盟国家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在资源方面,东盟10国与中国都加入了东盟10+1、东盟10+3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0+5等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倡导所有参与国积极开展合作,从而整合资源,令各国取长补短,优化国际资源配置。区域合作能促进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是源于这种合力,亚太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中国通过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资金支持助力东盟发展,而东盟则通过原材料等优质资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增添动力。

综上所述,东盟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东盟的资源对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深度融合、友好交往和互利共赢可谓“天作之合”。 陈永泉博士(Albert Chen Yongquan,音译),马来西亚《Asia Pacific Economic Review》期刊主席。

(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