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王永强,对重病母亲不管不顾?失联20年的真相是什么?

2023-08-13 18:44:06

2019年,一通电话打破了江苏电视台的宁静。

“恳请寻子王永强,二十年与家恩断义绝断绝音讯,如今老母亲身患重病尿毒症严重贫血,临终前的愿望是最后再见他一面,请一定要找到他,拜托了!”电话中男子情绪激动声泪俱下。

任何人初闻此消息必然愤怒惋惜,怎么会有如此狼心狗肺之人,孟子有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何等不孝才能对重病的亲生母亲不管不顾?不过,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贫苦少年鱼跃龙门

1969年,江苏常州。伴随着嘹亮的啼哭,王永强诞生了。

“恭喜,是个男孩!”眉清目秀的新生婴儿的美好格外令人怜爱。

但是,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父母的内心究竟是如何百转千回呢?家境贫困,在此之前已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哥哥还患有小儿麻痹症。

对于这个新生命的到来,真的有信心抚养好他吗?作为最小的儿子,会获得无限的宠爱还是沉重的责任呢?

好在,幼年的王永强不仅模样清秀惹人怜爱,性格也十分坚毅沉静。在别的孩子走街串巷摸鱼爬树的年纪,王永强却喜爱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在学校班级也是刻苦求学,积极向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对这样的孩子自然喜欢得紧,看着他仿佛看到了这个偏僻小村未来的希望。或许,这将是个鱼跃龙门的天才!

老师的关心与鼓励也为王永强小小的心里埋下了希望的火种。

虽然家境贫寒,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父亲背着沉重的扁担四处售卖老鼠药,一家六口人,哥哥患病,时常吃不了一口饱饭,但是,王永强坚信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终于,1987年,王永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是双一流211高校,在那个年代,在如此偏僻的地带,能够考上此校属实是光荣耀祖的事情。

王永强的父母自然也是满面红光,风风光光地宴请宾客为他庆祝。

不过,风光的背后是美好的未来还是被虚荣逐渐吞噬的万丈深渊?

无边索取心力憔悴

进入大学后,王永强自然心系学业,一门心思扑进学术钻研研究中。

可是,他的父母却不能体谅孩子,研究学习本就辛苦,父母不仅不体谅,还要给他施加额外的压力。

在当时,王永强考进苏州大学,学费全免,并且国家对辛苦考入的每位大学生有每个月4元的助学补助。王永强的父母得知此事,要求他将每个月的4元钱全部寄回家里。

儿子考入高等学府,父母不仅没有为他准备任何事物,没有生活费,却反而找儿子索要仅有的生活来源。他们没有想过,没有了经济来源,孩子在学校只能喝粥咽咸菜,连顿像样的饱饭也吃不起。

对比其他从大城市来的孩子,整洁贵气,吃香喝辣,孩子心里是否也有过艳羡与不平?

尽管如此,王永强依然依父母所求,将自己每个月全部的经济来源悉数寄回家里,并给父母写信,说自己过得很好,一路顺利,让父母无需担心挂念。并叮嘱父母注意健康,保重身体。

可是,父母还是不曾满足。心中的贪欲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无边的虚荣心也像从心底放出的怪兽不断吞噬着他们的理智。

在向王永强索要每个月仅有的经济来源之后,父母在村子里不断得意夸下海口,包揽下村子里人们的大大小小各种事情。甚至到最后让王永强为人安排工作。

未曾想过,王永强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工作,又如何帮助别人安排一份工作呢?

在经济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在父母不仅不关心还不断施压的情况下,王永强依然逆境突袭,考上了研究生。得到了一笔奖学金。

念及自己也有诸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家里靠不住,还需要为自己的以后考虑,王永强没有把得到奖学金的事情告诉父母。

后来不知父母如何知道此事,怒火中烧,竟远赴儿子的学校,在校园大闹,破口大骂撒泼,骂儿子狼心狗肺,毫无人性。

父母的无理、周围人未解全貌而指责鄙夷的目光、沸腾的舆论、流言蜚语像一把把利刃刺进王永强的身体、内心,仿佛要把他钉死在舆论的耻辱柱上。

1999年,王永强再次奋发图强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本是喜耀门楣之事,王永强的心里却没有半分考入国家级最高等学府的喜悦,反而是为能稍微远离父母一分而感到松一口气的解脱。

进入北京大学读博士后,王永强每月的津贴涨到了120元,有了前车之鉴,他不敢再全部隐瞒,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也不能全盘托出。

于是,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按照之前的标准,每月给家里寄钱。日常专心钻研学术,日子就这样不急不缓地慢慢流逝。

直到有一天,王永强遇到了心中的挚爱。

步步紧逼妻离子散

出身贫苦的少年,父亲卖老鼠药勉强养家,自己捡垃圾凑学费的贫困少年,在北京大学,国家一流最高等学府,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心动。

此前一心求学,辛苦养家,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更加不懂男女情事。

可是此刻与她相恋,王永强的心里只有无尽的柔情与坚毅的责任感。他想与她共度一生。对方是北大教授的女儿,出身富贵,千金之身,自己只是一个偏僻乡村出身的穷小子,不论如何,内心或许仍会有些自惭形愧。

即使如此,王永强依然写信告知家里想与她结婚一事。并且带女朋友见舅舅。

不过,在与舅舅见面之前,王永强说,“不要告诉她我的家境。”

虽鱼跃龙门,但他的心里,或许还是存在着对原生家庭的些许自卑。在王永强恋爱期间,父母仍不断给他寄信。信里的内容没有关心,只有无尽的索求。写家里条件不好,要王永强多补贴家用,不断让他寄钱回家。

王永强虽不堪重负,但念及血缘亲情,对于父母的诸多要求,仍然照单全收,一一照做。

恋爱期间,或许念及双方家境差距过大,或许害怕父母的性格会出差错,他再未带女友回老家。

之后,王永强与女友确定结婚。

结婚的消息传到家中,父母提出想要去北京探望,让王永强寄千元路费回家,王永强说不想让父母太辛苦,拒绝了这次的提议。

结婚之后,王永强本处在成家立业的年纪,再加上在日本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于是他计划与妻子共赴日本打拼,日本研究所为他开出了18万的年薪。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18万已是天文数字。父母得知此事后,百般阻挠,哭喊着坚决不让儿子出国。

他们到底是舍不得儿子,还是害怕孩子出国之后再也从他那里拿不到钱了呢?

父母百般阻挠,“你想出国,必须把爹娘带上,还有你哥哥一家三口,不然你哪里都别想去。”

念及自身发展,王永强下定决心要去日本创出一番天地。

对于父母那边,他只好说,“我出国挣到钱之后,不仅为你们盖间大房子,还为哥哥盖套新房。让你们全部过上好日子。”如此这般,总算稳住父母,得以脱身。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巨大的。

本以为出国之后便可一帆风顺,但天不遂人愿,学术研究之路也并非如此好走,日本研究院方面也无法像当初许诺的那般给出18万天价年薪。

再加上王永强背井离乡,初到异国,人生地不熟,不仅面临着工作的困难,还有住房,家庭,人际关系,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实在是有些喘不过气来。

王永强离国之后,父母更是发了疯般的思念。

只是,比起亲情,似乎更爱金钱。

王永强在异国艰难打拼,远在家乡乡村的父母隔三差五联系他让他寄钱回家,父母的步步紧逼让妻子心里也生出间隙,王永强与妻子家境之间的差距再度显现,父母、家庭、妻子、事业像四座大山压制住他,让他喘不过气来。

终于,在某天父母又一次催帐电话之后,矛盾彻底爆发了。

妻子实在无法忍受,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家。而父母那边仍然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吞噬着他的所有。

妻子离开之后,父母仍然和往常一样无止境找他要钱,最终,压抑的愤怒底线实在控制不住,王永强怒吼,“以后不要再联系我!”挂断电话下定决心远走美国,完全断绝与父母的联系。

一直以来的摇钱树突然失联,父母完全慌了神。这么多年贪欲无尽的索取,早已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失去了如此稳定便捷的经济来源,他们该如何生存?

于是,父母疯狂打听找到了王永强前妻家人的联系方式,希望寻得王永强下落。

亲家回复:“他二人已经离婚,好聚好散,我们与您儿也再无联系,请不要再找我们了。”

话已至此,父母仍然不愿放弃,居然找上门去,不断前往前妻家人住处寻事,前妻一家不堪其扰,最终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迁只为躲避俨然已经疯魔的王永强父母。

恩断义绝永不相见

王永强下定决心与父母断绝关系之后,只身赴美寻求发展。

此时的他虽然年轻尚轻,不算疲老,可是他的心境,和年纪半百的老人恐怕没有什么分别了。

自幼吃苦,家境贫寒,经常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上。

拼命考上高等学府,把仅有的收入全部上交父母,自己吃糠咽菜。可是父母仍不满足,贪欲无限,好不容易遇见心仪的妻子共结连理,被父母硬生生逼走拆散。此刻,他又是孤身一人,身处异乡。只觉萧瑟凄凉。回顾这坎坷的前半生,他到底得到了什么,而又失去了多少呢?

时间流逝,王永强不断成长,父母也不再年轻,步入老年。父母哥哥一家三口多病缠身,苦不堪言。母亲更是患上尿毒症和严重贫血,严重时无法开口说话,显然已病入膏肓。

母亲最后的心愿是想再见他一面,多方打听联系,却未能如愿。

之后联系警方才知,原来王永强在1999年远渡出国之时,就已经注销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在如今我国的人口信息库里,完全没有王永强此人。

此前王永强为了出国许下的承诺仿佛也成了泡影。父母以及哥哥仍在住在乡村岌岌可危的旧房之中,均患有疾病在身,无法劳动工作,靠着每月可领的一点点低保勉强度日。

家庭是每个人一生的港湾,家庭幸福,诸事顺利;家庭不幸,万事待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每个人出生之时便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终其一生都在摆脱原生家庭的烙印。

王永强功成名就之时拒认父母被舆论声讨得狗血淋头,可是谁又能否认,幼年时的他,走街串巷捡垃圾、空瓶,一点点积攒零钱凑取学费,用单薄的身躯,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

家里生活条件极差,读初中时,借住在舅舅家,高中在校住宿后,为了给家里节约钱,徒步十几公里往返家和学校。别的孩子书包里背的是书籍、零食,甚至还有玩具。他破旧的布包里装着馒头和咸菜。还需要及时吃掉,不然便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最终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高等学府,苦尽甘来了吗?考入高等学府领取每月补贴之后,全部钱财仍是打入父母囊中。他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父母没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温暖和帮助,反而是对着一开始就孝顺懂事的孩子一直无尽地索取。到最后孩子妻离子散,孤身一人远处异乡。拒绝探望病重的母亲,诸位看官,又何能评判孰对孰错?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