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大师李凤山,偶遇“扫地僧”,40公斤铁砂衣穿3年,身轻如燕

2023-08-29 10:20:05

提到“武术大师”这一名号,大家能想到什么?

武术,曾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与敌对抗,近身搏击的重要手段,功夫巨星李连杰就曾在采访中坦言“武术是什么?武术是最高效的Sha人手段”。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戟剑刀弩也逐渐退出了作战武器的舞台,而武术则成为被演义的对象,披上了花花绿绿的外衣。

这也导致有太多顶着“某某流派武术大师”的名号,利用通讯网络之便,四处招摇撞骗造势获利的可耻之徒。

像是前一阵子被全网调侃嘲弄的,那几位所谓的某太极流派的“掌门人”,“古稀老妪轻轻一掌弹飞七尺壮汉”、“一拳可以震碎对手头骨”...那些虚假武术大师的演技就与这些标题一样浮夸。

他们或可赚满腰包,但对于我国武术文化的抹黑和遮羞却是难以弥补的。

气功大师·李凤山

我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在武术历史中自然也存在着功法卓绝,技艺高超的“武林人士”,像被我们所熟知的形意拳、八极拳和太极,我们也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与其拳种相对应的武术高手。

而在我国台湾的基隆地区,也有一位武术大师,名叫李凤山。

但李凤山师傅所修行的功夫,并不是拳脚或是刀械,而是气功,看到气功二字,想必已有不少看官泄了气——“切!又不知道是什么骗人把戏吧!”。

想必大家大多都会这么想,毕竟气功相比起武术,更加远离大众,神秘的色彩也更浓重,而在大众未知的领域中自然也会产生不少大师骗子。

但其实气功并不是外练筋骨、精进招式的武术功夫,所谓的气功其实是更倾向于医学,是一种用于保健身体的方法。

气功主要通过人体的动作,再配合适当的呼吸方式,从而对身体甚至是心性进行调整和强化。

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则可以解释为,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潜意识上的干预,从而允许我们可以在类似于被催眠的状态下,去达到调整身心的目的。

而李凤山师傅,则在自己的后半生里,全身心的投入到气功功法的习练和钻研之中,并以此开创门派——梅门。

李凤山的武术生涯·梅派大名的由来

在上文中,相信诸位对气功一词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但这似乎并不足以打消各位对这位李姓气功大师的质疑。

那么我这就为大家介绍李凤山师傅的“武林事迹”。

李凤山出生在台湾基隆的一户普通家庭,受家庭成员的熏陶,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幼便在家中“舞枪弄棒”。

待其长成之后,便开始致力于体格体魄的建设,越野攀山、石锁举重对李凤山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李凤山也因自己那股子对武术的“深情”,而造就出一副好身板来。

而后在李凤山某次跑山训练途中,意外邂逅了一位白发老者,看上去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爬山登高的速度经丝毫不弱于正值壮年的李凤山。

李凤山对此自然是惊讶又好奇,于是他卯足了劲儿,跟着老人的节奏一起爬山,慢慢地,李凤山自己的呼吸节奏越发频繁紊乱,但反观那老者,人家仍是步伐轻巧、气息沉稳。

遍读游侠志传的李凤山,立刻就意识到,这莫不是叫自己遇上那隐居深山的“扫地僧”了,于是在二人攀至山顶之后,李凤山便立即迎上老者,要拜师学艺。

也因此,李凤山从这位隐居高人处,习得了一身的真本事,尤其是呼吸吐纳的功夫。

在老者的指导下,李凤山真正得以实现自己儿时的武术梦想,据说,李凤山为修习轻功身法,曾穿着一件40余斤的沉重铁衣,生活了整整三年时光,并只有在清洗身体的时候才会短暂脱下。

刻苦的李凤山,也因此练成了足以使他“飞檐走壁”的强悍腿力,而与铁衣作伴的三年中,也使得他的吐纳心得更加精进。

发扬光大的“平甩功”

没有听过李凤山的大名?这无关紧要,不清楚梅派的“武林地位”?这也无关紧要!

但大家一定都见过在公园、在海边、在小区广场里晨练的老人家们,而在这一人群中,我们也总是能见到其中几位,在不停地挥舞双臂,让胳膊成规律性的在空中甩动摇摆。

而这一行为,便和李凤山有着极深远的关系,李凤山晚年精研气功,不过不是那种碎石断铁的硬气功,而是一种特别的呼吸吐纳的方法——叫做平甩功。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挥动双臂、巧挪步伐等方式来活动身体,再配合慢吸匀吐得特别呼吸方式,来放松全身肌肉的一种方法。

但平甩功夫真正的用意和真谛,并不是这般浅显平常,平甩功夫更重意识上的放松,而身体和呼吸的动作仅是起到配合的作用而已,这类似于瑜伽运动中的冥想环节。

据说,只要熟练地掌握平甩功夫,甚至能做到自我干预自身气血的疏通运行,能使全身筋骨放松,脉络通畅,从而起到保健身体,培固健康的作用。

结语

如今,李凤山自立门派已久,而关于李凤山的门派名称,则是有个十分有趣的来历。

李凤山学成之后,便凭借一身技艺和与人为善的端正品格,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极高的赞誉,不仅出任了台湾太极拳协会的会长,还在全省传播拳法和养生知识,甚至还曾入选世界武术名人堂,成华人之首例。

而在功成名就之时,总有人会问李凤山“李师傅何门何派啊?”,因为答应过师傅不提师门,所以李凤山对此都会谦逊摆手回应“没派 没派”。

但因某次阴差阳错闹了乌龙,李凤山的一位好友想岔了李凤山口中的“没派”二字,于是在次日,李凤山便收到了一副写有“梅派”二字的笔墨作品,而李凤山的门派——“梅派”,也就这样成立起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